埃斯顿:拟签订收购德国M.A.i.公司股权框架协议



  • 就在13日,国产工业机器人“四小龙”之一的埃斯顿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出资约886.9万欧元,收购德国M.A.i.公司50.01%股权,并对剩余股份有优先收购权。

    消息一出,立即在工业机器人界炸开了锅,因为这已经不是埃斯顿第一次这么“明目张胆”的“搞事情”了,仅2016年至2017年,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埃斯顿就已连续收购四家工业自动化企业的股权,下面小编来给你罗列一下:

    2016年4月,埃斯顿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使用140万欧元,收购Euclid Labs SRL部分股权并增资,完成后占其20%股权。同时,公告还进一步表示,埃斯顿将与Euclid Labs SRL共同出资200万人民币在中国境内注册设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开拓国内机器人应用市场。

    2016年6月,埃斯顿晚间公告称,公司拟与转让方L.K.MACHINERY CO.LTD.签署收购协议,公司拟以现金方式出资7600万元收购上海普莱克斯自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100%股权。公司表示,此次收购符合公司外延式发展的战略,将加快公司机器人在特定细分市场布局。

    2017年2月,埃斯顿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全资子公司(“鼎控”)收购 TRIO MOTION TECHNOLOGY LIMITED 股权的议案》。本次投资所用资金来源于公司自筹资金。本交易分两步进行,本次股权转让协议仅涉及TRIO93.458%的股份收购。TRIO剩余6.542%的股权转让协议将在本次股权交割前完成签署,并与93.458%的股份同时完成交割。交割后,公司将持有TRIO100%的股权。

    2017年9月,埃斯顿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Mr Arthur Schwab、Mr Rainer Knaak、Mr Hermann Fischer、 Mr Markus Orlowski签署 M.A.I GMBH& CO. KG的股权收购协议。公司或全资子公司拟以现金方式出资约886.90万欧元,收购M.A.i.50.01%股权,并对剩余股份有优先收购权。

    据了解,此次收购M.A.I完成后,埃斯顿拟在德国组建合资企业,按照欧洲市场的标准进一步优化埃斯顿机器人的设计,全面提升埃斯顿机器人的国际化技术水平,并以此公司为基地启动埃斯顿机器人在欧洲市场的推广,为欧洲客户提供本地化售后技术服务。M.A.i.公司成立于1999年,主要业务为提供以机器人应用为基础的,高度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装配和测试生产线,主要客户有法雷奥、采埃孚、英飞凌、博泽、德马格、江森自控、福缔等。

    此外,埃斯顿在公告中明确指出,埃斯顿将通过并购快速获得德国智能制造及工业4.0最新技术,全面保持和提升埃斯顿智能制造在德国工业4.0标准下的技术领先能力。打造以M.A.i.为欧洲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与中国智能制造总部的国际化产业布局体系。不仅如此,本次收购完成后将顺利实现M.A.i.中国市场本土化,埃斯顿将利用现有产能、资金和销售网络,将国际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包括在中国的跨国企业提供快速的本地化服务和技术支持,使得M.A.i.具备条件和能力与国际一流企业在中国市场同台竞技,分享中国巨大市场蛋糕。

    最重要的是,埃斯顿将充分发挥并购协同效应,借助于M.A.i.产品和技术平台,推动机器人集成应用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全面进军德国工业4.0标准下的智能化生产线,数字车间,数字工厂业务。构建埃斯顿从核心部件,机器人本体到大规模智能制造系统和数字化工厂的全产业链竞争力。

    埃斯顿如此大手笔的挥金是为了什么?

    埃斯顿旗下产品中40-50%是六轴焊接机器人,单价比国外低30-50%。但价格优势并不是发展的唯一保证,自身发展还需技术的支撑,为增厚技术实力,拓宽产品线,埃斯顿外延收购动作频繁。该公司收购可以从国外、国内两条线布局。国外收购主要为了增厚技术实力,国内收购为的是拓宽产品线,同时考虑市场和利润。

    总体来看,埃斯顿深耕智能装备核心零部件领域多年,在工业机器人的核心元件方面具有多年的技术沉淀,所生产的工业机器人相比国外厂商的成本优势明显。随着国内外机器人技术差距逐渐缩小,未来将借助本土化优势进一步抢占进口替代市场。

    对此,有资深人士表示:“跟其他公司不同,埃斯顿对于技术的执着是同类型的公司里最强的之一,其通过收购补强技术的方向值得肯定。”

    来源: 中国工控网